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夏日的咸平大地生机盎然,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玉皇庙镇东陈集村裕仓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23座蘑菇大棚有序排列,大棚内,一垄垄育有食用菌种的土地上,一朵朵草菇像撑开的雨伞,长势喜人。合作社负责人李海军顾不上擦去额头上的汗珠,仔细地察看着草菇的出菌情况。
既是东陈集村村委委员又是裕仓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的李海军,是村里的“能人”。与食用菌开发公司接洽合作、联合成立专业技术种植合作社、掌握食用菌栽培各环节技术、指导贫困户由最初的只栽培草菇发展到后来栽培白灵菇、羊肚菌等菌类……作为致富带头人的李海军在东陈集村发展蘑菇种植产业上发挥了“带头”作用。“蘑菇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极高的食用菌,市场需求量大,而且又是农业的一项优势产业。通过发展菌业种植,贫困户掌握了蘑菇种植技能,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靠自己的双手走上了致富路,村里壮大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得到了发展。”提起发展蘑菇产业,李海军自豪地说。
霍雪英是村里的贫困户,家中三个年幼的孩子需要她照看,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丈夫靠着外出打工支撑家庭,收不敷出,生活困难,2016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第一书记帮助下,霍雪英申请了5万元小额扶贫信贷资金,建起一座蘑菇大棚,在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的带领下搞起食用菌种植。“我家的菌棚占地半亩,主要养草菇、白灵菇、羊肚菌,合作社与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公司签的合同,提供菌种、技术支撑和产品回收。草菇6月份栽培,10天就能采摘,能采4茬,产量在3800斤左右,回收价4.5元1斤;羊肚菌10月份栽培,来年2月底采摘,能产干菌30多斤,公司回收价格每斤800多元,除去投资成本和人工,一年能挣2万元左右,这笔收入对我家来说太重要了。”正在蘑菇大棚忙碌的霍雪英边干活边和笔者聊天,言语间难掩激动之情,“多亏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与合作社的帮扶,我们家的生活才一天天好起来,现在不用出去打工,守着大棚就能挣钱,还能照顾三个孩子,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为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东陈集村村两委一班人同心协力,带领贫困户苦干实干,大力发展菌业种植,引导成立裕仓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23座发菌棚,带动了贫困户精准脱贫,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探索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与脱贫攻坚产业紧密结合的新路子,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玉皇庙镇党委书记赵建永说。(通许县委宣传部供稿 贾秉霖)
上一篇:草莓种植“人机大战”,谁是赢家
下一篇:筠连县举行中药材产业发展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