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互联网产业渐成气候 呼唤母婴行业命运共同体
2019年,整个互联网行业有一个非常大的主题,那就是变现。售卖会员、家庭服务、人工智能等许多新的变现手段应运而生,打破了原本以线下实体零售为主的商业模式。政策方面,商品、内容资讯和健康管理领域都在全面去推动互联网+,很多高新技术进入预应用。
到2020年初,尤其是2月疫情之后,母婴互联网其实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根据数据统计,2017年以来,随着宝妈人群变化,对于互联网购物的用户接受度越来越高,线上消费方面近两年来的增长快速,而整体母婴服务的用户反馈、用户活跃度则成倍增长,一些与社区结合的APP增长速度达到了3-5倍。并且,用户对于母婴互联网的关注和要求,已经不仅停留在资讯层面的关注,而是更关注体验效果,要求互联网服务属性更加落地。目前,93%的用户对于母婴互联网具有高满意度,而81%的用户认为整体体验感较好,愿意向他人分享。而有一些不满的声音,主要集中在线下与线上服务的衔接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婚育观发生较大变化,现阶段年轻人,晚婚、不婚现象越来越常见,受适婚年龄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结婚率仍持续走低。此外,离婚率近年逐步上升趋势;全面二孩政策后,更多家庭因家庭负担等因素推迟生育,影响再生育决策,新生儿人口红利减弱,无疑对母婴行业市场发展不利,未来互联网母婴厂商,需不断深挖消费层次与场景。
随着90后逐渐进入育龄,新生代母婴用户消费观念升级,近年来母婴消费产品客单价提高与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母婴社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持续向泛母婴领域拓展,但由于2019年经济寒冬,居民生育意愿下降,母婴电商发展持续放缓,2019年增长率降至不足10%,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母婴电商增长率预计低于2019年。2019年中国移动母婴平台用户规模超2.0亿人,较2018年增长超30%。由于近两年婚姻观、生育观的转变,2019年遭遇经济寒冬,母婴用户规模逐渐走低发展,但目前鼓励生育政策不断推出,加上人们生活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改善,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母婴行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有望继续维持缓慢增长的态势,预计2020年移动母婴用户达到2.4亿人。
母婴经济发展下半场的重点,在于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满足客户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注重线下品牌店的服务需求;打造社交电商的线上渠道,由早期单一切入口向“社区+内容+社交”靠拢;致力于商品的消费升级,提供个性化、定制化、高端化的产品和服务。未来,母婴市场产品细分,必将会更趋多元化,竞争更为激烈,但仍是充满机遇的行业。在零售转型的大潮中,单体门店一旦思维方式转变过来,转型速度更快,更容易借助数字化的工具和平台,规避劣势,弯道超车!做到以一打三的效果!事实上,近半年来已经涌现出来了大量这种门店,门店少,面积小!做出来的效益却是别人多个店的效益!
流量黄金时代下,产业互联网呼唤新的利他的核心商业文化,共同体的心态是成就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前提。母婴互联网产业,就是要不分公司,不分年龄,不分城市,不分公单私单,也不分你是公司的老板,还是母婴从业者个人,还是培训机构的老师,大家紧紧团结在中国母婴产业的旗帜下,与每年1500万+新生儿家庭一起,共同打造母婴行业命运共同体!
“ 母婴行业命运共同体指母婴行业各机构、从业者和新生儿家庭,在追求自己利益时,兼顾其它各方的合理关切,在谋求自己成长与发展时,促进其它各方的发展与共赢。”
笔者近期和一些做母婴门店的朋友聊天,他们都觉得发展线上是母婴门店的必然之路。
由于疫情的关系,很多门店都实行送货到家的服务。当消费者习惯于不出门购物,送货到家的消费方式,将会是母婴行业的基本配置。
当代人的工作方式、生活节奏都处在比较慵懒的状态,从盒马、京东到家,到海底捞,从零售到餐饮,都逐渐往一个趋势上发展,那就是:线上下单、线下同城配送。
目前也有很多母婴门店开通同城配送,比如:孩子王、小飞象、爱婴室、咿呀。
据艾媒报告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即时及配送市场研究报告中》所示,2019年中国既时配送用户规模将达4.12亿人,预计2020年或将4.82亿人。
即时配送具有快捷、便利的优势,疫情影响母婴产业结构重构,即时配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未来即时配送市场用户规模将继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