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些反恐知识,为共同维护我们的美好生活而努力!
Q1
什么是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问
什么是恐怖事件?
恐怖事件是指恐怖组织或个人使用暴力或其他破坏手段制造的危害社会稳定、危及人民群众
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切形式的活动。如爆炸、凶杀、绑架、劫持、投毒、生化袭击或泄漏等。
答
常见恐怖袭击手段
(一)常规手段:
1、袭击:(1)爆炸(2)枪击
2、劫持;
3、纵火破坏。
(二)非常规手段:
1、核辐射恐怖袭击
2、生化恐怖袭击
3、网络恐怖袭击活动
《反恐怖主义法》
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
学会识别恐怖袭击嫌疑人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的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警惕,如:
1.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说话支支吾吾、东张西望
2.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季节不符者;
3.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
4.在检查中,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
5.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
6.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
7.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
应急逃生技能“五字诀”
“逃”是指要第一时间逃离现场,轻装快闪,以免受到人身伤害,然后拨打110报警。
“藏”是指如果现场情况危急,作为小学生一定要尽快掩藏起来,巧妙躲避,善用现场地形等保护自己。
“告”是指如果逃离了现场,一定要将情况告知给老师和家长,以免其他人受到伤害,同时要将信息传播出去,等待救援。
“挡”是指如果恐怖分子向你袭击,要学会挥舞衣服,挡住对方视线,同时要搜集身边一切可用之物当作武器。
“踹”是指如果不慎跌倒了,要学会用脚蹬、脚踹,保持镇静,抱团抵抗。
如何正确报警
1.保持镇静,不能因为恐慌影响了正常秩序
2.判断自己目前是否面临危险,如有危险:做好个人防护,迅速离开危险区域或就地遮蔽
3.首先报告最重要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时间、后果等,如枪击事件位置、嫌疑人数、体貌特征、衣着打扮、伤亡人数等;纵火事件说清发生火灾地点,如哪个区、哪条路、哪个住宅区、第几栋楼、几层楼、附近有无危险物等
学习了那么多关于恐怖活动的知识,大家如果在遇到恐怖袭击时,切记一定要保持镇定,按照今天所学习的内容作出正确的反应,施展自救和他救,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文字:楼小晰
排版:王晨燕
上一篇:国学常识100题(含答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