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 复制
大家最直观的印象
应该就是我们在电脑上操作的 Ctrl+C
看到喜欢的图片或文字
只需按下键盘上的 组合键
就能在你需要的地方出现
极大方便了我们日常工作
而存储系统中的复制
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它也是方便IT管理员工作的?
今天我们 存储知识小讲堂
就来讲一讲复制
看下面这个
由戴尔科技员工配音的视频
你就明白啦
数据复制知识小科普
今天是9.11恐怖袭击事件的19周年,小编就以一则真实故事来展开,讲述数据复制。
9.11事件,造成了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两座世贸大楼全部倒塌,而那些将办公地点设在世贸大楼的上千家公司,无疑遭受了灭顶之灾。 它们面临的不仅是员工的损失,还有所有文件资料随着双塔的倒塌灰飞烟灭,工作无法开展的困境。
位于世贸大楼37层的摩根斯坦利证券公司正是经历了这样一场灾难。但仅仅过了两天,他们就在新泽西州的新办公地点准确无误地全面恢复营业。能够做到迅速的应灾反应,得利于 摩根斯坦利公司制定的科学、细致的风险管理方案。而他们在这整套方案中采用了戴尔易安信的远程数据备份系统。
事实上,加上摩根斯坦利证券公司, 纽约总共有25家戴尔易安信的客户在世贸中心办公,其中一半客户采用戴尔易安信SRDF软件(Symmetrix Remote Data Facility) 并成功转移了公司IT数据,灾后业务工作得以开展。
也因为在这起事件的突出表现,戴尔易安信在业界得到了广泛赞誉, 并推动了数据可用性、业务连续性成为公司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并被《Barron》杂志赋予戴尔易安信SRDF远程数据镜像软件“ 技术英雄”的美誉。
而这里提到的SDRF,其实就是一种复制技术。
什么是数据复制?
看完上面的故事,相信你已经明白什么是数据复制了。
复制是存储数据在本地或远程网络设备上创建重复副本的过程。它产生源存储数据的一个只读时间点拷贝,并定期更新此拷贝以使它与源数据保持一致。 存储复制提供了增强的冗余级别,以防主存储备份系统失败。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系统故障造成停机而产生的代价,并简化了针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恢复过程。
因此相比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复制,存储系统中的复制则是用来为IT系统提供冗余保护,当某一侧系统故障中断时,另一侧系统可以在中断的地方接手,使用户不会受到业务中断的影响。
说到这儿,复制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像备份的概念?没错,但两者也有区别,小编一并解释一下。
备份和复制的关键区别在于预期用途。
备份侧重于将数据恢复到特定的时间点,其通常被设置为定期运行(例如,每天早上和晚上),而且它们通常是全方位的。这样一来,总有一个"保存点",如果系统出了问题,你可以依靠它。
而复制则特别注重连续性。它通常作为灾难恢复方案提供。当系统发生中断时,首要关注的是连续性,即让核心业务始终在线。 这就是复制软件的目的,它关注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当中断发生时,关键功能和数据仍要在线。
如果把备份看成是拍照,那么复制就是录像(或者说同时录制几个相同的视频)。备份是每天在特定时间拍摄的照片,数据可以恢复到拍照时的状态。而复制是在连续录像,如果其中一个记录发生故障,则其他记录与原始记录完全相同,并且处理从中断处开始。
例如,戴尔易安信大名鼎鼎的连续数据保护方案RecoverPoint就是一种复制技术。
RecoverPoint提供连续数据保护,可在数据发生任何变化时将其有效地保护起来。 其最大的技术优势就在于可进行任意时间点上的数据恢复。
对于虚拟化环境的数据保护, RecoverPonit for Virtual Machines(简称RP4VM)与VMware vCenter无缝集成,简单、快捷,且支持本地持续保护和远程容灾。
RecoverPonit原理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