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尿毒症”,很多人都不陌生,是肾功能衰竭到终末期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
尿毒症,不是一朝一夕得上的,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慢性过程,它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
简单说,尿毒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如感染、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的肾脏病变。
若持续三个月以上,就称为慢性肾脏病。据调查显示,我国慢病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也就是说,10个国人中就有一个患此病。
为何“尿毒症”越来越多?提醒你:4个信号一出现,最好去查一下
1,尿道结石
尿频、尿急等是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很多人不重视,不积极治疗,长期以往,可能会引起慢性肾脏病。
生活中,经常憋尿会给肾脏带来很大的负担,促使毒素、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堆积在尿液中,长期以往,容易形成尿道结石或肾结石。
2,高血压
经常头晕、眼花、耳鸣,伴有高血压的人要引起重视。
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会损伤肾脏,影响肾功能,使病情进展加重,造成不可逆的肾损伤,而尿毒症早期,也会有程度不一的高血压。
3,糖尿病
糖尿病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就只要注意血糖的把控,不能任血糖升的太高。
否则会使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长期如此,会使肾小球微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蛋白排泄的过滤异常,从而对肾脏产生一定的损伤。
4,肾炎
不管是哪种肾炎,若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恶化为尿毒症的几率会很高。
尤其是慢性肾脏病,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没有得到积极治疗,时间长了也可能会使肾脏组织病变,引起肾功能异常。
身体出现4个信号,别忽视,最好去查一下尿检:
1,尿量异常
肾功能下降后,其滤过功能也会降低,一部人患者的尿量也会逐渐减少。
即便尿量正常,尿液中所排除的毒素也会减少,质量下降,使尿清。
2,浮肿
肾脏不能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导致液体滞留在体内组织间隙,会使踝部、眼睑部出现浮肿,休息后会消失。若发展到持续性或全身性浮肿时,可能已到晚期。
3,困倦、乏力
身体困倦、乏力,是很多疾病的早期表现。有些人拼命熬夜加班,也会出现困倦、乏力的表现,若稍加休息,症状就会好转,很容易别忽略。
4,贫血症状
贫血会导致脸色苍白、泛黄,而早期尿毒症也会出现面色苍白或面色泛黄的症状,这一表现的发生和发展十分缓慢,很难发现。
保护肾脏,预防尿毒症,记住“三勤、四戒”:
“三勤”:
1,勤喝水
中医认为,肾为水脏,“肾主水”,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能稀释体内体液,促进毒素排出,减少肾脏的代谢负担。
平时喝水时,放些花草茶,有助于排毒、利尿、消炎。
蒲公英金须茶:利尿、消炎、排毒
将蒲公英、金须、玫瑰花、尾参按一定比例搭配,制成茶包,热水冲泡即可。
蒲公英,有“尿床草”之称,具有很好利尿作用,可促进肝肾活动,利于毒素排出。
同时,蒲公英还有“天然抗生素”之美誉,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溶血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临床上,对肾盂肾炎、尿道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均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