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源:科学是知乎不变的“基石”,与风口、流量无关
2021-06-05 18:39 知乎
i黑马讯 6月5日,由知乎、科普中国联合主办的 " 向科学要答案 " 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知乎连续第二年举办科学盛典,多位国内知名院士专家、科学届学者和知乎科学领域答主莅临现场,分享他们在物理学、生物学、材料科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和 200 余名科学爱好者一起共观这场科学盛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家曹春晓,科普中国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高春波等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倡导每个人以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以科学精神来推动进步,向科学要答案。
知乎创始人兼 CEO 周源通过视频发出 " 为科学点赞同 " 的倡议,号召通过对科学的鼓励拉近科学和每个人之间的距离。知乎副总裁张宁出席盛典讲述知乎发力科学的初衷和 " 获得感 " 内容的三大标准,并为知乎科学优秀创作者颁授荣誉奖项。
科学是知乎不变的 " 基石 ",将持续投入
当日," 向科学要答案 " 优质创作者名单在盛典现场揭晓,来自全球各地的知乎科学优秀创作者被授予 " 科普中国 · 知乎联合创作者 " 荣誉,并将获得流量、资源等系列扶持,旨在给创作者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商业价值,鼓励更多创作者持续创作更多优质内容。
" 向科学要答案 " 专题活动已在知乎进行一个多月,活动联合生命健康、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等行业权威机构和专家学者向网友发起提问,探讨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期间,有近 82 万知友在相关问题下贡献了约 175 万条回答,这些回答共收到 1776 万多条赞同,浏览超过 24 亿次。
周源坚定地表示," 无论科学领域是不是风口、有没有流量,知乎将会始终坚持在科学领域的投入 ",因为知乎始终相信,科学知识是无价之宝,是一切新知识的源头活水,激发我们的好奇心,为我们带来获得感。
十年前,知乎起步于科技互联网领域的问答,直到今天知乎内容已覆盖 1000 多个垂直领域,成为中国最大的问答式在线社区、中国前五大综合在线内容社区之一,但科学依然被知乎视为 " 基石 " 领域,并在知乎保持较高的活跃度和受欢迎度。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周源意识到科学知识、科学观念需要结合更具创新的形式传播,拉近每个人和科学的距离。通过视频周源发出倡议,号召大家 " 为科学点赞同 ",让真正的科学知识获得传播,让辛勤工作的科学工作者获得认可,让每个人都能从科学中获得答案," 给科学内容的每一个 ‘赞同’ 票,就是每个人为 ‘科技自立’ 做出的贡献 ",周源表示。
在知乎,科学不再高深莫测、曲高和寡,而是触手可及的价值信息," 祝融火星漫步 "、" 九章量子计算 "、" 天和空间站 " ……中国每一次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知乎都是最重要的传播阵地,也成为科研工作者与科学爱好者的聚集地。
" 获得感 " 加码知乎视频,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
知乎视频化正在快速发展阶段,在知乎播放千万以上的视频内容中,知识、科普类内容的增长势头尤为显著。正如张宁在《向科学要答案,为科学点赞同》的主题演讲中所言,在知乎所有问题的回答中,人们最想看到的答案就是科学的答案," 因为专业、科学的内容让用户更有 ‘获得感’。"
5 月 27 日知乎推出 " 获得感 " 社区内容标准,强化社区治理并更新流量分发机制,对符合 " 获得感 " 标准的内容给予 2 倍以上的流量曝光,希望用充满 " 获得感 " 的内容来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解答,并获得正向的感受和体会。
张宁在盛典现场对外阐述了知乎 " 获得感 " 内容的三大标准:能够使用户开阔眼界、带来帮助和产生共鸣——毋庸置疑,科学领域的很多内容都符合 " 获得感 " 的标准。根据 " 获得感 " 标准,知乎将给科学领域内容加大曝光权重,把优质的科学内容传递给更多用户,同时为创作者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商业价值。据悉,在新标准内测阶段,知乎的知识技能观点类答主数量提升了 259%,视频数量增加 791%,知识技能观点和解释类答主收益大幅提升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