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时听导游讲算命,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后看到一篇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精准医学的报道,就颇有些感慨
按照算命先生的说法,决定人生结局的因素很多,每种因素的权重并不相同,依次为: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后面还被附会了很多因素。我只是想说,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前五种因素似乎有一定道理。事先声明,我是一名接受过十多年正规西方医学教育,而且从业了20多年的临床医生,三观正常。
第一位的因素:命
在算命先生的语境中,命被理解成为来到这个世界的特定时间,即先天之命。他们认为,人一出生,就像宇宙中的流星或者世间的尘埃,命和大部分的运就已经定性了。的确,对于个体而言,出生的时代,国家、地区,父母,兄弟姐妹,乃至长相和个人天赋都是固定的,无法选择。
生于帝王将相之家,落地就享受锦衣玉食。生于穷乡僻壤之户,长大多半脸朝黄土背朝天;秦汉三国的美食家,无缘体会现代吃货的各种幸福;唐宋明清的达官显贵,享受不到现代平民数码的方便……生逢其时或者生不逢时,无法改变。这就是“命”的一种。
这些太玄乎,太宏观。我们不妨从现代医学角度的来理解。可以说,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是最根本的“命”,失去了健康,百病缠身,亿万富豪也是白搭。
几乎所有疾病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很多疾病都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或者至少是遗传易感性,尽管很多遗传规律尚不清楚。比如,有的家族容易发生癌症,有的家族则不容易;面临同样的病原微生物,有的人会被感染,另外一些人却不会。得了同样的疾病,有的人会痊愈,有的人则会恶化。
那么,决定个体是否发生疾病或者决定疾病进展的“内因”或者“固有特性”的客观物质是什么呢?科学家说,是细胞核中一种呈双螺旋结构、被称为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物质。更确切地讲,是组成DNA的四种碱基,A(腺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和G(鸟嘌呤)。4种碱基的排列组合,形成了64个密码子,然后再组合形成各种各样的基因,从而决定了健康或者不健康,或者说,个体是否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危险。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蛋白组学的推进,科学家称已经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一些基因公司甚至已经开展业务,通过抽取一管血液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就能得到某一个体的完整遗传学信息,据此预测未来是否有某些疾病的高发风险,并进行针对性干预。其中我们熟知的就是关于人类乳腺癌基因(BRCA)的检测,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全世界进行了科普。
安吉丽娜·朱莉的母亲2005年因卵巢癌去世。经检测,朱莉本人携带有BRCA基因,属于遗传性卵巢癌和乳腺癌家族,医生推测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高达50%-75%。因此,朱莉在2013年和2015年分别预防性切除了乳腺和输卵管。一石激起千层浪,世界各地有需求有条件女性争相进行 BRCA检测,以此决定是否采取措施。
分子生物学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仅让科学家心潮澎湃,政治家也兴致盎然。奥巴马在花费了纳税人的大量资金玩不转传统医改后,头疼之下一打喷嚏,喊出了“精准医学”概念,然后世界上无数科学家就感冒了。其实我们知道,在“精准医学”的浩大工程中,相当一部分工作就是收集人类疾病的遗传信息并绘制图谱,据此对特定疾病开展“战斧式巡航导弹”、外科手术式的“定点清除”。随着研究的深入,可用的打击靶点越来越多。
尽管人类与疾病的关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然而从技术而言,只要假以时日,实现这一宏伟计划并非没有可能,但伦理上存在一些争议。因为一旦个体的生物学身份证(基因组信息)被恶意公布或无意泄露,当事人“命”门被人拿捏住后,生活就有可能受到影响。比如有某些癌症高发因素或者有某些并不致命的遗传性缺陷的人,可能就很难找到伴侣;有暴力倾向基因或者某些精神病高发因素的人,职业生涯就可能在某一阶段停滞不前,等等。
下一篇:家居风水有讲究 助你拥有好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