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风水,很多人立马联想到《盗墓笔记》里,摸金校尉分金定穴的本事。这些诡异而又精彩的故事情节,更是给“风水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对于风水,人们大多半信半疑。其实,风水并不是完全没有依据的坑蒙拐骗(骗子除外),其中也隐藏着一些地理科学原理。
“科学的风水其实是对一个好的居住环境的选择。”
人类很早就开始了通过“看风水”找最适宜居住的地方。
在未点亮盖房子的技能之前,人类住的都是自然的山洞,这些山洞冬暖夏凉,非常适合居住。更奇妙的是,大多数山洞都是“坐北朝南”的。
山洞那么多,为什么古人专挑“坐北朝南”的呢?
这就得从我国的地形地势说起——
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国土辽阔,可以简单分为内陆和沿海。海陆位置的差异,造成了气压差。
我国受气压影响,春夏季节主要吹南风(主要由于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岛低气压),秋冬季节主要吹北风(主要由于蒙古-西伯利亚高气压)。
注:图中山的阳面有草甸生长,而阴面却光秃秃的
另外,加上我国处于北半球,受太阳直射点的影响,阳面(山的南面)日照时间比阴面要长。
综合以上原因,古人选择山洞时肯定挑选“坐北朝南”的最巴适啦。夏天有清凉的东南风,冬天不受西北风的肆虐,还能享受冬日的暖阳。
“坐北朝南”的传承
中国古代房屋注重“坐北朝南”,其实就是由找山洞而来的。
我们最为自豪的故宫——明清两代帝王的宫殿,也遵循了“坐北朝南”。
注:古人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列于罗盘上,就像我们现在的手表1~12点的位置一样,子方向就是北方,午方向就是南方,故午门其实就是南门。
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热了有冷气,冷了有暖气,现代人已经不像古人一样只能依靠自然风,于是,“坐北朝南”变得不如古代那么重要,但依然还是有很多人很看重“坐北朝南”,毕竟,沐浴在阳光下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现在无论是建房子还租房子,除去别的因素之外,屋子的朝向问题,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但人们不说坐北朝南还是坐西向东,而是说阴面还是阳面。
要不是钱的问题,没几个愿意住在一年四季无光的小屋子里,不说别的什么毛病,唯独光线不足就让人不舒服。那坐北朝南的屋子好处多是什么原因呢?
这还得追根溯源,早在原始社会,汉族先民就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村落房屋,考古发现的绝大多数房屋都是大门朝南。到了商周时期,测量方向是选择环境的先行步骤,在《诗·公刘》中就有记载道:即景乃冈,相其阴阳。
到了汉代,汉代政治家晁昏提出,在选择城址时,应当"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正阡陌之界。" 也即是以北为阴,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为判断基准。
其实由于我国处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归线(北纬)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
而向阳的屋对人的好处有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时南房比北房的温度高1-2度;二是参与人体维生素D合成,小儿常晒太阳可预防佝偻病;三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尤其对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有较强的灭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