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研究人员胡卓然给孩子们讲述抗战家风故事
今天(8月16日),由南京市纪委、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妇联、新华网江苏频道共同举办的“好家风,伴我行”传统家训文化体验活动走进雨花台烈士陵园,来自南京市共青团路小学的近百名学生瞻仰学习了雨花英烈的革命事迹,聆听了一堂特殊的红色家风课。
回答老师问题
孩子们认真做笔记
先烈决死抗日故事打动人心
“在抗战胜利71周年之际,我们重点组织了这堂红色家风课,给孩子们讲述抗日英雄红色家书的背后故事,引导他们感悟体验革命先烈们的家国情怀。”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家风课上,闵乐山烈士和周执中烈士的红色家书以及他们革命事迹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名听众。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全境沦陷。在这危急时刻,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从四面八方奔赴东北参加抗战。闵乐山、周执中这二位烈士当时身在上海,参与组织了‘上海青年自愿决死抗日救国团’,毅然北上抗日。”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抗战史学者胡卓然给孩子们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抗日救国团“誓以铁血救国之决心,自愿牺牲一切,与暴日奋斗到底”,而闵乐山、周执中都是奔赴抗日前线的中国共产党人。1933年热河失陷后,闵乐山和周执中撤回内地,按组织要求前往南京积极宣传抗日主张,并且计划学习军事知识以重返东北抗战。1934年两人因遭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3年后,他们先后在狱中被折磨致死。
雨花英烈 闵乐山 照片
雨花英烈 周执中 照片
两封奔涌爱国热情的红色家书
据了解,闵乐山烈士在奔赴抗日前线前,给弟弟写了一封家书,说“此后要到东三省去(即黑龙江、奉天、吉林),与日寇决一死战”,勉励弟弟努力求学而不忘国家的危难,情词恳切,满怀爱国热忱。而周执中则是和弟弟周国辉一起参加了“上海青年自愿决死抗日救国团”。战斗中,弟弟周国辉壮烈牺牲。周执中在写给外甥的家书里,委托外甥安慰长辈“我请你在这个暑假期中,常常同你爹爹和妈妈到我家里去,替你舅舅安慰安慰外祖,并且请你和妹妹、弟弟常常做些活泼天真的怪象以博他们破涕欢笑”。同时,家书中又教育外甥树立远大理想,长大了继承遗志为祖国而战斗。
周执中写给外甥的家书
“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们的每一封家书可能就是遗书!”胡卓然说,“这两封家书饱含着爱国、爱家的双重情意,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立志报国的崇高信念,有着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而家书里对后人的谆谆嘱托,也堪称是中华传统家训的升华。”
13堂家风课辐射到1000多个家庭
“爱国是家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前提。尽管经过无数革命先烈的不懈奋斗,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已经过去了,但历史却不能忘却,革命先烈的精神更要代代传承下去。”市教育纪工委书记鲍雅娟告诉记者,“组织这堂红色家风课,就是希望在孩子们的心灵中种下一颗热爱国家和民族的种子,让他们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从小懂得责任与担当的道理。”
据悉,“好家风,伴我行”传统家训文化体验活动自6月初启动以来,已经累计举办进校园、进社区活动13场,有1000多名学生及家长现场聆听了主办方组织的“家风课”。而“正家风、立家规、严家教”的精神也同步辐射到这些孩子身后的1000多个家庭。与此同时,主办方还正在组织开展最“赞”家风征文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群体征集家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