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有温度丨救助传温情!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作者: 生活小助手
发布时间: 2020年06月19日 16:58:45

检察有温度
锦旗背后的故事
“检察院帮助了我们太多,是检察官让我们一家人走出了阴影!”近日,仓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收到了来自一位母亲的感谢。
2018年底,仓山区人民检察院受理了一起猥亵儿童案,被害人小雨(化名)案发时年仅14周岁,刚上初一,这个花季少女却没想到一日放学后的遭遇竟成了噩梦的开始。
【案情回顾】

2018年10月的一日下午,被害人小雨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准备放学回家,在校门口遇见了骑着电动车的陌生中年男子刘某。刘某上前搭讪,并诱骗小雨坐上电动车,将其载至离学校数百米远的一处拆迁废墟内。此时刘某原形毕露,欲对小雨实施猥亵,遭到小雨极力反抗。受到惊吓的小雨被刘某紧追,在逃跑时不慎跌倒,腹部撞击地面致右肾断裂,后经诊断,小雨的右肾摘除。


△小雨(化名)接受心理治疗档案材料
案件发生后,仓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陈媛媛了解到被害人小雨8岁时,家庭出现变故,父母离异,她跟随母亲生活。遭遇了此次事件后,本就孤僻的小雨开始经常失眠、噩梦不断、迷茫压抑,更不愿与人交流,而且常常莫名烦躁、暴怒,与家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糟糕。她自述道:“我觉得自己在水火之中,谁都不理解我。”母亲得知此事后,一面因遭受巨大精神打击而无心工作,一面又要为其四处寻医、筹钱治病,昂贵的医疗费用更是使原本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

最大化救助,主动作为
在案件的提前介入阶段,陈媛媛检察官主动联系区卫健局,为小雨开通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并减免相关费用,同时同步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用短短10天的时间,申请了3万元的国家司法救助金。但是,这对小雨来说,远远不够。
全程性参与,修复创伤
案件虽然办结,但小雨的境况却始终牵动着检察官的心。陈媛媛检察官多次跟小雨的母亲沟通,希望免费为小雨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但其母亲却坚持以小雨身体未完全恢复、学业跟不上等理由推脱,然而检察官始终没有放弃。大半年过去了,检察官和小雨的母亲保持着每月一次的电话联系,随时了解小雨的康复情况和学习生活状态。期间,检察官还利用下班及周末等休息时间,邀请心理咨询师数次家访,希望通过深入交谈,让小雨的母亲打消疑虑,让小雨打开心扉,重燃生活的信心。
检察官的坚持和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不久前,陈媛媛检察官接到了一通期待已久的电话, 这一日离案发已过去了整整一年。

“陈检察官,我是小雨的妈妈,上次您提到的心理治疗我们想试试,可以吗?”
持续性跟踪,初见曙光
2019年11月,小雨开始了第一期心理咨询课程。正如检察官所忧心的那样,之前的重创加之儿时父母离异带来的影响,小雨自痊愈后自卑和抑郁症状加重,甚至出现了三次昏迷不醒的状况。


△小雨(化名)接受心理治疗
经历一期治疗后,母女俩都明显感受到发生在小雨身上的微妙变化,但因家庭经济困难,母女俩迫切请求申请增加心理治疗次数。在考虑被害人个体、家庭及受害的特殊性等综合因素后,检察官决定为小雨增加两期心理辅导疗程。同时,在全程跟踪的过程中,检察官也敏锐地意识到,小雨的治疗记录中折射出源于家庭方面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为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在与咨询师和小雨母亲充分沟通后,检察官大胆提出为小雨的母亲提供亲子同步心理疏导疗程。
